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节(1 / 2)





  方娟微微笑了下,但她实在不知有什么幽默或赞许之处。刚参加工作那会儿,她在派出所值班接待群众来访便不知所措,有老民警告诉她如何做。

  “南葵才二十八岁,已经是维稳办副主任,前途无量,而且他父亲是人大常委会主任,真正的官二代。在辰河,没有比他更优秀的男子了。”

  原来乔军介绍的人是毛南葵,方娟见过,印象不错,给她高攀不上的感觉。但乔军讲的故事太煞风景,让毛南葵的形象直接跌到谷底。

  她注视着涌向岸边的江浪,深深地呼吸着清新芳香的春风。妈妈说过,找男朋友也好,找丈夫也好,最重要的是善良。她前面谈过几个男朋友。特别是大学谈的男朋友迪,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完美,可是他去了澳大利亚,再也没回来。

  她闭上眼睛,想起了迪。迪是个注重实际又喜欢体育活动的人。他说话轻柔,脾气温和。两人心心相印,在她最困难的时候,时刻守在她身边,倾听她的烦恼,为她买饭、送水。特别是,他在吃穿方面不太讲究,舍不得花钱,但对街头艺人、乞丐都很好,从不吝啬。

  江边掠过几只水鸟,“嘎嘎”的叫声惊醒了她。她张开眼,猛地抬起头。在她周围的都是男性警察,他们的嬉闹她插不上嘴,水里有好几个警官就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在激浪中嬉戏打闹。

  他们太需要放松一下了。执法成了一种生活方式,它可以极容易地使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。很多警官可能随时都要面对死亡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发现谈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很困难。他们可以对捡尸体碎片这样的事开个玩笑,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感兴趣或觉得可笑的那些普通事情,他们却认为很一般,很无聊。

  警官之间建立亲密关系是十分必要的。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工作,而且你被逼得受不了时,就可以依靠他们。

  方娟听见身边的李成警官在谈论急救。他是侦查大队的副大队长,教师转行进来的,整个禁毒支队只有他的办公室塞满了各学科的书籍——科学、文学、哲学。他生活十分俭朴。辰河的生活费用很高,公安是一桩苦差,特别是要靠警官的工资来维持生活不容易。大部分警察冒着生命危险却过着穷酸的日子。十几年前,警察还受到为之服务的社会的很大尊重。今天的社会就不这样了。方娟在社区自愿戒毒管理中心上班,很少有哪一夜没有遇到别人伸出指头以示蔑视,或者对她叫喊侮辱人的话。

  几个警官从水里出来,大头短裤包裹的臀部和下身“原形毕露”。方娟转过脸。看到分管侦查的副支队长童文独自在清静的悬崖口钓鱼,她走了过去。

  “是什么让我们美丽迷人的警花眉头紧锁?”

  方娟把目光从童文脸上移开,盯着钓竿。“您碰到过令您寝食难安的那种案子吗?”

  “那种融入你骨髓,时不时闪现在你脑海,让你感到遗憾、愧疚、疑惑,几年,甚至十几年后仍让你半夜尖叫着从梦中惊醒的案子?没有,我们谈到过,但没接触过。”童文掐灭烟头,伸手找烟的手跟随着他看方娟的目光停了下来。

  “没事,”方娟诚恳地说,“我吸惯二手烟了,有时我自己也抽。”她掏出打火机,看着他用专注的眼神评价似的看着自己,直到帮着他点燃香烟。

  童文深深地吸了一口烟,然后慢慢呼出。他突然说道:“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?”

  她把报纸铺在一块石头上。“没有。但接到两个骚扰电话,我怀疑与某个案子有关。”

  童文好奇地打量着她。“现在真是恐怖主义盛行的时代啊,连我们的小姑娘都受到威胁了。会不会是某个仰慕者干的?”

  “不是,绝对不是。”方娟羞涩地说。

  他笑了笑,身体往后一仰,摊开一双古铜色的大手。“找个男朋友保护你,或者你把电话号码给我,我去查一查,一定给你抓住这个恐怖主义者。”

  “我查过了,两个电话是两个不同的号码,分别只给我打过一个电话,而且是无记名的。我怀疑他还会换另一个号码给我打电话,仍然是不记名的。”

  “你向乔军报告过吗?”童文面色逐渐凝重起来。

  “说过,但他不相信,反而告诫我不要再告诉别人,说什么会影响我的名声。”

  乔军的话并非没有道理,一个未婚女孩经常接到陌生电话既正常,也不正常,接了便接了,让它过去是最好的。“你向刑侦支队的领导寻求过帮助吗?”

  “我没有熟悉的人可以请教。烦死了,童支,真不会跟我的私生活有关。虽然我不是管理中心的主要负责人,他讲的事也跟管理中心的管理无关,但跟管理中心涉及的人有关。”

  童文一边思考一边又慢慢地吸烟。社区自愿戒毒管理中心是个半政府、半民间性质的机构,方娟只是代表公安机关禁毒协会在那里协助管理和实施监督,挂副主任,其实什么级别都没有,也不对管理中心负责。也就是说,方娟与管理中心没有权和利的争夺关系。童文想想他了解的方娟,为人处世都圆润细致,难得与人发生纠结于心的事情。但她如此郑重其事地寻求内行人的建议,心里一定有非解不可的疑惑。

  “我到管理中心才两年多,”方娟继续说,“但电话涉及的案件应该是从四年前就开始的。前年我便对某起案件有疑问,去年上半年引起了我的关注,结果今年他把电话打到了我的手机上。”

  “我每年都去你们那里检查,管理中心能有什么案件?”童文嘴上表示反对,但口气中已表现出对方娟所谈之事的兴趣。

  “不是毒品案,也不是涉及管理中心的案件,是刑侦办的案。”

  童文点点头,却说:“你在公安机关,接触的都是最底层群众,有人利用案件搞恶作剧,骚扰你在所难免,慢慢你就知道了。”

  “仅仅如此,我就不担心了。”方娟说,声音里充满怀疑。半个月前,接到第一个电话,她就是这样想的。该死,她真希望没有听出电话里隐秘的阴谋。那个阴谋并没有涉及她,但因为接听了电话,她已与那个阴谋有关。

  正是晚餐后,她在大院里散步的时间,电话响了,她优雅地拿起手机。想必是闺密约她逛街,或者k歌、泡吧,聚集了一大群同龄男女青年,意图加深了解,寻找恋爱对象。这种聚会,方娟并不拒绝,毕竟比相亲好得多。

  她看了一下屏幕,是个陌生号码。“喂,你好,哪位?”

  “时间迫在眉睫,公道自在人心。拯救吧,他又准备动手了。”

  电话使用了变音器,听不出年龄和性别,但声音里有一丝压抑的焦虑。她以为是邪教宣传,刚想挂掉,却又引起了她的注意。“只有你看出了过去四年里案件的玄妙,发现了其中的谬误,赶快行动吧,只有你能揭开谜底,制止杀戮。”

  “你是什么人,说的是什么案件?”方娟大声质问。

  对方却没再口若悬河地说下去,挂了电话。

  方娟惊疑了好一会儿,但因为接着就跟闺密泡吧去了,便很快忘了这事。她以为这是别人打错了电话。现在串号、错码的情形多,相似电话拨错更是家常便饭。

  第二个电话在几天后。也是傍晚,她在办公室整理资料,手机就摆在办公桌上,铃音响了一声,她便飞快地看了一眼:陌生号码。

  仍是变音,背景声音清静,应该是在车里或封闭场所。

  “时间迫在眉睫,公道自在人心。你是不是觉得他的作为正好帮助你减少了管理对象,是不是觉得减少了对社会的危害而准备放任不管?……”

  “你是谁?我又不是刑警,为什么跟我说这些?我能做什么?”

  “因为只有你看出了案件的玄妙,只有你相信凶手另有其人。”

  “什么案子?”

  “你知道的。去做吧,公道自在人心。生命是平等的,并不能因为他们的弱小和卑微而任人宰割,他们罪不该死。”

  这个电话让她真正惶恐了。她立即将情况向管理中心主任,向乔军做了汇报。可他们并不相信这件事情,更不相信四年来有什么案件跟管理中心有关。他们不仅不想去做什么消化工作,还安慰她,劝她不要把事情嚷出去。

  从乔军办公室出来,方娟仿佛一个人在与浩瀚无边的大海战斗,她立于一个忽高忽低、起起伏伏的浪尖上,在巨大的浪峰与波谷之间不断被覆灭,不断被呛水,却看不到海岸和船只,甚至没有一根救命的稻草。

  “会不会就是经常去管理中心的瘾君子打的?他们之中精神有毛病的多,说些胡言乱语,吓唬你,令你不安……”

  “我去吃烧烤了,你要送些过来吗?”方娟一下子站了起来。

  “心放宽些,在公安搞久了,什么事情都可能碰到。我在刑侦十几年,不仅是信件、短信、电话威胁,死猫、死狗、刀具、子弹的包裹经常收到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