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重生之与君厮守完结+番外_96





  “那座府邸,是要用作驸马都尉府吧?”

  工部侍郎心惊,因为此事连他们工部的人都不知道,他们只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多建了一座规格稍小点的府邸。

  “这个,微臣不知,只知道上面交代了,要与公主府一样仔细,不得懈怠。”

  “去看看!”

  “呃...殿下不先看完您的府邸吗,有不满意的地方我等好改善完再呈到工部与三省交由官家。”

  十多年,这座公主府,没有她不熟悉的地方,但那驸马都尉府,她却是从未踏足过的。

  “这里不用改,你们尽管交差,但是那座府,你们要按我的意思来!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工部的人千辛万苦找来惠宁公主,好让其亲自查看给出建议,以免日后因为某些地方不喜欢而怪罪工部,谁知道公主来了不但不看自己的府邸,还给旁边也快要竣工的新府提了一大堆的建议。

  工部的人能如何,只能与户部商议找三司使的计相要银子,只不过有惠宁公主的口谕,行事起来就方便多了。

  钱怀演为翰林院六学士之一,与陈尧咨主管明年的春闱,每年各州,乡,举行考试,通过的人由诸州,开封府,国子监将其贡入礼部考试,称为解试,由于是在秋天考试,也称‘秋闱’。

  解试通过的人称为举子,或者贡生,冬季集中到京城于次年参加初春的省试。

  举子到京后要向礼部报道,写明家状,年令,籍贯以及参加科举的次数,以此取得考试资格。

  “今年官家刚放话准许出家人应试,你那师弟就向礼部投了状,他未参加解试,是由寇丞相亲自推荐入试的!”近日钱怀演都待在礼部忙明年春闱的事宜,李少怀的状投过了他的手。

  “哦~师弟本就是寇相公的学生。”

  “嗯?”钱怀演疑惑。

  “爹爹这就不知道了吧,寇相公年轻的时候就觉得师弟聪慧,年年托人送书上山,师弟学成后又每年修书想要师弟还俗入京。”

  “你是说寇相想要栽培他?”

  钱希芸昂着头不说话,“哼,反正爹爹一心想要将我嫁给那个纨绔,告诉你也没用!”

  “胡闹,草帖子我都已经写好了由媒人转交去丁府,这事已经定下了!”钱怀演心中也是有些许后悔的,因为寇准看重的人,几乎都高升了。

  他未来的亲家,丁谓,就是寇准一手提拔上来的人,如今已然成为了朝中新贵。

  “什么!”钱希芸大惊,直愣的坐了下来。

  “你也别这般丧,你那师弟再怎么样都是寒门出身,与我们钱氏比终究是差了些的,未必你师弟一次就能考中,而且朝中的局势对寇相十分不利。”

  钱怀演颇好读人又是极为要脸面的,钱希芸知道,钱府送出去的帖子定然不会再收回来。

  回到闺阁后钱希芸哪里还坐的住,“阿诺,去帮我把我师弟玄虚真人请来!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临近冬至,也是离年关不远了,寒风越来越刺骨,连入夜的时间都提前了。

  即使天冷的都能哈出雾气,东京城夜市的热闹也不曾减多少,街灯明亮,街上来往的人依旧络绎不绝,人们都穿着厚厚锦缎棉袍,抵挡金水河畔吹来的寒风。

  冬至前置办冬菜的人与车越来越多,车列一路缓慢走着,人挤一堆相互推搡着。

  河岸边茶坊内今日的生意格外好,人们都抱着汤婆子,或者是填足了碳的暖炉,雅间内烧着碳火,隔着几层楼都能听见前厅的喧哗。

  唐诗宋词,自唐末历经五代十国至宋初,词便渐渐登上舞台与诗坛并列,再到如今词为大兴,不过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仍旧考诗赋。

  二楼雅间内的少年如一贯作风,侧卧在屏风前的棉榻上,悠闲的听着身旁女子弹唱琵琶。

  一首《春江花月夜》的琵琶弹唱,悦耳动听,将外头的嘈杂隔绝,房内只有优美的旋律以及柔和的唱声。

  闻曲伤人,而女子用的唐律更增添几分忧伤,勾起了少年对自己凄苦的人生感慨。

  一曲弹唱音落,余音绕梁时少年也随之走到了窗边,茶坊后面是波光粼粼的江水,琵琶的余音悠长,添她心中忧愁,百感交集道:“江畔何人初相见,江月何年初照人?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”

  “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”耳后响起奏乐之人的柔声。

  她吟诗只不过是抒发感慨,女子接诗却是意有所指,女子问的明白,她自也听得明白,“抱歉,与钱府的婚事乃父母之命,我违抗不了,所以今夜也不能留下。”

  “四郎的难处我懂,莫要说的这般愧疚,四郎待我已是极好,我又岂敢再奢求什么。”